首页 >> 甄选问答 >

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

2025-10-04 08:24:46 来源: 用户: 

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】本教学设计围绕唐代诗人李白的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》展开,旨在通过诗歌赏析、情感体验与语言积累,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意境,感受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,同时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。

一、教学目标总结

教学目标 具体内容
知识与技能 1. 掌握诗句的基本意思和作者信息;
2. 学习古诗的朗读技巧,体会节奏与韵律;
3. 积累相关古诗词汇与表达方式。
过程与方法 1. 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;
2. 结合背景资料,分析诗歌情感;
3. 通过小组合作,进行诗歌朗诵与创作。
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. 感受友情的珍贵,培养感恩之心;
2. 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热爱。

二、教学重点与难点

内容 说明
教学重点 1. 理解诗意,把握诗人情感;
2. 掌握古诗朗读的方法与技巧。
教学难点 1. 理解“孤帆远影碧空尽”中蕴含的离别之情;
2. 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美。

三、教学过程设计

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
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黄鹤楼图片或播放相关视频,引出诗歌背景;
提问:“你是否经历过离别?当时的心情如何?”
激发兴趣,引发情感共鸣。
初读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,教师正音;
分组讨论诗句大意,尝试翻译。
初步理解诗歌内容,培养自主学习能力。
深入品析 分析“故人西辞黄鹤楼”等关键句;
结合历史背景,理解“广陵”与“扬州”的关系;
引导学生体会“孤帆远影”所传达的孤独与思念。
深入理解诗意,感悟情感内涵。
朗读训练 教师示范朗读,学生模仿;
分角色朗读、配乐朗读等多样化形式。
提高朗读水平,增强语感。
拓展延伸 鼓励学生根据诗歌创作短文或画作;
推荐其他送别诗如《别董大》《赠汪伦》等进行对比阅读。
拓宽视野,提升综合素养。
总结反思 回顾本课知识点,学生分享收获;
教师点评,布置课后作业(如写一篇读后感)。
巩固知识,深化理解。

四、教学评价方式

评价方式 内容
课堂表现 观察学生参与讨论、朗读的积极性与准确性。
作业反馈 通过学生写的读后感或仿写作品了解其理解程度。
小组合作 评估小组在合作学习中的互动与成果。

五、教学资源建议

- 多媒体资源:黄鹤楼实景图、古诗朗诵音频、相关历史背景视频。

- 课外拓展:推荐学生阅读《全唐诗》选段,了解李白及其他唐代诗人作品。

通过本教学设计,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古诗的基本内容,还能在情感体验与语言表达中得到全面提升,真正实现“以诗育人”的教学目标。

  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,并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